为你推荐

  • 高维学堂|崔建中:B2B策略销售-科学定策略,大幅提升赢单率【上海28期】

    战略&业务/崔建中 报名:34/42
  • 高维学堂|阿里大政委欧德张:做实企业文化-内化于心,外显于行[上海78期]

    组织管理/欧德张 报名:14/42
  • 高维学堂丨蒋伟良:组织设计总纲课-冲锋导向的组织与人才建设[深圳6期]

    组织管理/蒋伟良 报名:43/60
  • 高维学堂 | 体验式增长-巧用「用户旅程」,激活新增长【杭州2期】

    战略&业务/罗浩 报名:27/36
  • 高维学堂|王占刚:铁三角营销体系-打造从个人能力到组织能力的营销体系【苏州7期】

    增长/王占刚 报名:38/42
  • 高维学堂|袁园:OGSM战略落地工作坊【杭州1期】

    战略&业务/袁园 报名:3/10
  • 高维学堂|科叔:从用户研究到产品创新-探寻产品与用户的最佳契合点[杭州10期]

    产品课/科叔 报名:4/42
  • 高维学堂|冯卫东:升级定位-助力你的品牌成为品类第一[深圳58期]

    战略&业务/冯卫东 报名:40/42
  • 高维学堂|陈勇:超级转化率-团队训战班【深圳5期】

    战略&业务/陈勇 报名:1/7
  • 高维学堂丨崔建中:销售业绩管理-让关键销售行为对准业绩增长 【上海20期】

    战略&业务/崔建中 报名:4/42
  • 高维学堂|鲍老师:GTM营销操盘管理-打造『产品最大化变现』的作战流【广州13期】

    产品课/鲍圣霞 报名:17/48
  • 高维学堂|向华为学习“以客户为中心”的流程型组织[深圳89期]

    组织管理/蒋伟良 报名:21/80
  • 高维学堂|邓良:事业战略——从事业方向到要事管理【深圳20期】

    战略&业务/邓良 报名:14/42
  • 高维学堂|李靖:策略推演和决策-为战略目标找出最优路径【上海3期】

    管理/李靖 报名:13/42
  • 高维学堂|罗毅&张杰:动态股权设计【上海113期】

    股权课/罗毅&张杰 报名:10/42
  • 高维学堂丨袁嘉骏:全员短视频营销-抓住短视频时代的新流量、新机会、新用户【北京7期】

    增长/袁嘉骏 报名:20/42
  • 高维学堂 |超级面试官 -创始人高管的面试课【厦门9期】

    人才发展/川老师 报名:2/30
  • 高维学堂|财税筹划实战—基于合规与发展的结构性优化[杭州7期]

    税务课/徐薇 报名:24/36
  • 高维学堂|郭嘉:极简项目管理—创业公司也适用的高效落地法[广州58期]

    组织管理/郭嘉 报名:10/42
  • 高维学堂|汤君健:高增长团队打造——导向业务的识人用人与人才复制【上海45期】

    人才发展/汤君健 报名:20/42
  • 高维学堂|汪志谦:品牌体验设计-找准关键触点,引爆品牌增长[上海59期]

    战略&业务/汪志谦 报名:7/48
  • 高维学堂丨袁园:OGSM业务规划与执行-一页纸打通战略到个人绩效「杭州47期」

    战略&业务/袁园 报名:19/42
  • 高维学堂|季益祥:教练式领导力—把每位员工带成干将[上海71期]

    人才发展/季益祥 报名:31/42
  • 高维学堂丨高上:供应链管理-如何实现快交付高周转【深圳18期】

    供应链/高上 报名:21/42
  • 高维学堂|创始人财务进阶—打造支撑战略、业务的财务能力[杭州49期]

    战略&业务/徐薇 报名:40/42
  • 高维学堂丨Ronnie 陈陶琦:品牌投放策略-消费品从1到10的科学营销传播【上海17期】

    战略&业务/陈陶琦 报名:20/42
  • 高维学堂|张雷:跨境爆品打造-跨境系列课【广州2期】

    产品课/张雷 报名:1/6
  • 高维学堂|华为卞志汉《科学分钱——破解企业激励难题》[北京97期]

    组织管理/卞志汉 报名:12/42
  • 高维学堂|陈雨点:战略绩效设计-升职加薪有章法,导向冲锋有方法【上海25期】

    组织管理/陈雨点 报名:18/42
  • 高维学堂 | Barry 祝鹏程:科学经营-找准经营发力点,实现破局式增长【上海12期】

    战略&业务/祝鹏程 报名:28/42
  • 高维学堂|汪瀛:业务领先战略-找到战略机会点,构建战略控制点【深圳32期】

    战略&业务/汪瀛 报名:31/42
  • 高维学堂|刘红革:产品开发管理IPD-从客户需求到产品成功[上海35期]

    战略&业务/刘红革 报名:36/42
  • 高维学堂|杨轶:资本路径规划与风控-以终为始,科学设计资本化6大关键节点【深圳2期】

    战略&业务/杨轶 报名:19/36

国际巨头集全力打造一款手机,誓要干掉红米,然后扑街|千万别这样设计产品

原创 2018-07-13高维学堂

1// 生死劫之一:成本优势荡然无存



这第一劫一下子就卡住了很多企业,所谓的成本优势实际上就是拼价格,现在还是有很多企业处在拼价格状态,看谁价格更低,知道对谁都不好,但就是改不了。稍微高级点的,叫追求性价比,实质逻辑还是拼价格。


但是众所周知,在中国,早些年的成本优势越来越小,凡势涉及到工厂、制造业的时候,利润比刀片还薄,能拿到三到五个点的利润率就要张灯结彩了。



案例


全球十大鞋业制造商之一的死亡


东莞兴昂鞋业,是LV/Prada/Nike等大牌鞋的贴牌代工厂,最鼎盛的时候员工有上万人,去年2月份倒闭了。这么大的品牌和规模,全球十大制造商之一,为何说倒就倒?


因为过去三年,人工成本每年增长百分之十五,2015年净利润暴跌百分之五十。特别大的效应就是做制造的企业都出逃了,不能在中国做了,只光人力成本这项,以中国为基数,越南是我们的二分之一,缅甸是三分之一,印尼是十分之七,这就是大趋势,成本不堪重负。


比较知名的还有曹德旺的福耀玻璃事件,他当时接受第一财经的记者采访时,曾直言说“中国除了人便宜,啥都比美国贵”,美国土地基本不要钱,电价是中国的一半,天然气是中国的五分之一。就是劳动力贵,蓝领特别贵,是中国的八倍,白领便宜。综合起来,美国的制造业优势竟然比中国要高。


所以宏观环境也已经不允许我们再靠成本优势领先了,现在做不到质量一般价格很低了。不能再盯着怎么压缩成本,几乎没有希望了。


2 // 产品能力谜样丧失



这个更痛,做企业都有产品,现在发现产品要迭代,互联网+一进来,各种商业各种模式,突然什么都不会做了,下一版本怎么迭代,应该弄个什么东西才能称得上互联网+,产品怎么加上智能模块,怎么跟互联网营销方式和渠道相结合,怎么口碑营销,都不知道。


产品到底出现什么问题了?一是无法把握用户需求,二是产品同质化严重。



案例


绝望的联想手机之战


联想在当年的PC市场,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厉害的,非常国际化的企业,一直不停吞并整合合国外大企业,收购IBM和Moto这样的大企业,在PC时代没人能打败联想。笔记本其实也是3c产品,从本质上来说,和手机其实是没有区别的。所以它当然也想继续在手机移动领域做到世界第一,但是做手机完全做不起来的原因在哪?问题到底出在哪里?


如果换成让你来操盘这个移动互联网领域的转型,你会怎么做呢?很多人第一反应变就是在市场上找标杆,2015年联想转型的时候,国内市场手机做得最好的要数红米,打的就是性价比高,出百元机,当时小米给整个移动产业带来巨大的刺激。


所以联想研究的就是红米怎么做,先去解构一款红米手机,把所有的元件研究透,再拿出来一个子品牌全力攻关,目标是做出一个比红米手机性价比更高的产品,因为如果性价比高是红米产品的市场要点的,那么到时候推出的产品应该是很有杀伤力的。


于是联想把红米的性能全列出来,新出的产品在cpu内存屏幕等主要元件上跟红米持平甚至更高一点,也就是说性能更好,在价格上,要要更有杀伤力,红米当时是699,联想就定599。就这样,一款产品设计出来了,一款比红米性价比更高的产品问世了。


可是你们有听说过这款手机吗?


碰到了什么问题?产品明明只比红米好呀!实际中很多企业在面对市场时也会有很多理由比如时机不对、性能没有竞品好、性价比没有竞品高……几乎把所有的原因都推到产品上,但现在联想的产品的确比红米好,价格还低,还是做不起来。


后来联想发现小米背后有一个很疯狂的粉丝团,于是也开始做自己的用户社群、论坛,去维护。但是粉丝培养不能一日而成的,于是跟京东合作,天然自带几十万用户,首批产品发布的时候也卖了二十多万台,勉强及格。


都做到了这个地步,那还有什么问题?


有一个点是,当时的手机市场已经不允许犯错,背后逻辑是市场只允许我们做一款正确的产品,而不是正确地做产品。压力就来自这里——其实根本做不到一款完美的产品,往往只做出一款完美的废品,这样做产品的思路已经无法跟互联网对接了。


再来看看哈曼米勒办公椅,为什么它能把一把再普通不过的办公椅做得这么好,卖得这么贵,用户还为之疯狂?因为它始终不断为用户做迭代,钻研人体工程学的极致体验,甚至已经变成企业文化的一个体现。



产品不是从上到下的战略性的指挥做出来的,而是从下而上不断改进出来的。



3// 渠道优势瞬间瓦解



以前很多企业出货出量都是靠中间的渠道,所以叫渠道为王,同样是铺货,铺得越多,规模效应越明显。可是,原来的渠道做得越深越重,到了互联网加时代,都变成了成本,因为都是利益要切割的环节。


我们原来要的是渠道越繁复越好,体系越完整越好。曾经三星显示面板在中国这么大的市场里能做到第一位,就是得归功于渠道体系,它很早就把钱收回来了,再发货往下铺,这个代理吃不完就换个代理,一级一级压下去,关心的只是钱有没有收到,货有没有铺完,根本不care产品离消费都还有多远。


所以渠道的问题之一就是层级越多价值流失越高,以前常常会有上市公司搞经销商大会,上千号人统一着装,会场上大家集体唱司歌跳舞,好不热闹,现场还发车发钱,有些跟了二十年,可是这真得是靠二十年的交情打下来的基础吗?把返给他的提成降一个点试试?实质上这就是渠道的本质,层层盘剥,层层分钱。


现在有一条新的渠道,可以直接和用户链接,动不动心?


其二就是层级越多用户和企业的距离也越远,所以他们做产品不是基于用户反馈,而是内部相关部门及渠道商反馈,全是二手信息。产品是真正被设计出来,不是被运营出来的。


比如微信,张小龙接受访问时,记者问下一版本要出什么不得了的功能呢?他很自然地回答说,4.0刚出来也不知道用户是什么感受,根本没办法回答,5.0不是设计出来的,是基于4.0用户的反馈调整出来的。这就是产品设计的核心,没有用户,就没有第一推动力。


这三个点每个点都不陌生,大批的企业仍然受困于其中,但是互联网+时代商业升级之时,必须要想办法渡过这三大劫,找到一条路,与用户最高效地连接上。精益产品创新也正因此而生。■


1987{{total}}

相关文章

评论

  • 网友说:{{el.time}}
    {{el.content}}